海关律师、走私辩护律师张化帅:4.8万货值罚4.9万!企业勿踩管制红线
2025-07-18上海海关律师
4.8万货值罚4.9万!一根"钛棒"引发的惨痛教训:出口这些金属必须办证!
真实案例血泪警告
某企业出口一批“钛棒”(货值仅4.8万元),因未提交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,被海关重罚4.9万元!
罚款几乎等于货值,老板当场崩溃… 细节扒开,全是企业易踩的坑!
雷区全解析
1️⃣ 货物踩中管制红线
• 申报品名:钛棒(商品编号8108901090)
• 实际参数:直径180mm、长度3m、含铝/钒/铁钛合金
• 致命指标:极限抗拉强度969MPa(超管制临界值)
→ 实属《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》管控物项!
2️⃣ 企业致命操作
• 以为“钛棒”是普通金属,按一般贸易申报
• 未申请《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》
• 结果:货物被扣+罚款接近货值!
法规重锤砸下来
▫ 处罚依据:《出口管制法》第三十四条
→ 未经许可出口管制物项,最低罚款50万元!
▫ 为何本案罚4.9万?
因货值不足50万,且适用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》从轻处罚(初犯/配合调查等),否则罚款起步就是50万!
海关律师张化帅提醒企业自救指南
✅ 必查清单:出口前核对三大文件!
1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》
2. 《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》
3. 商务部最新公告(如2025年第18号、第10号对稀土/钨/铟等管制!)
✅ 高风险物项:
石墨类、钛/钨/稀土合金、碲/铋/钼制品
关键指标:抗拉强度、成分纯度、形状尺寸(圆柱实心体易中招!)
血泪总结
别赌海关“查不到”!两用物项管制品类持续扩容,一根金属棒也能引发天价罚单!
应对口诀:先查目录→测参数→办许可证→再报关!